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(guān)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(guān)于商丘鑄銅廠家有哪些電話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(guān)介紹商丘鑄銅廠家有哪些電話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1 齊國臨淄,今山東淄博市,原齊國都城即位于現(xiàn)在的淄博市郊區(qū)。
2 秦國都城咸陽即現(xiàn)在陜西省西安市,原秦國咸陽位于今西安市郊區(qū)。
3 楚國都城郢,即現(xiàn)在湖北江陵、
枝江一帶。戰(zhàn)國時期秦國占領(lǐng)郢,楚國曾遷都宛,今河南南陽,之后又遷都壽春,今安徽壽縣。
4 燕國初期在易,今河北易縣,后來又遷到薊即現(xiàn)在北京的西南方。
5 韓國都城陽翟即現(xiàn)在河南省禹州市后遷都鄭國的都城,即今天河南新鄭。
6 魏國原都安邑,位于現(xiàn)在山西夏縣,后遷都大梁、今河南開封。
7 趙國都城邯鄲即現(xiàn)在河北省邯鄲市。
這些都是我們現(xiàn)代人通過不斷的考古發(fā)掘以及各種史料記載所得到的結(jié)果,當然隨著我們考古技術(shù)的不斷提高我們一定還會有更多的發(fā)現(xiàn)。
1、秦都咸陽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陜西省咸陽市。
2、楚都郢城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湖北省江陵縣紀南城。
3、燕都薊城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北京市。
4、韓都新鄭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河南省新鄭市。
5、趙都邯鄲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河北省邯鄲市。
6、魏都大梁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河南省開封市。
7、齊都臨淄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山東省淄博市。
秦、楚、燕、韓、趙、魏、齊等七雄,除楚國獨霸南方外,其余六國皆雄居北方,因此其都城,除楚國在南方外,其余秦楚燕等六國皆在北方。
秦國對于都城的選擇,曾經(jīng)歷過“九都八遷”,其最初的都城在秦邑(今甘肅天水市故秦城),周孝王時期,孝王封秦國祖先非子于秦邑,使復嬴氏祀,號曰秦嬴。而后,周王室東遷之后,秦國日趨強大,逐步東進,其都城也就開始了東徙之路,第一都就是西犬丘(今甘肅天水禮縣大堡子山附近),秦侯、秦公伯、秦仲、秦莊公等皆以西犬丘為都,居西垂宮。第二都就是汧(今陜西省隴縣東南汧河南岸的邊家莊一帶),《帝王世紀》載:“秦襄公二年,徙都汧”,汧作為秦都的時間很短,僅十二年,前766年秦襄公死后,秦文公離開“汧”返回西垂,重新以西犬丘為都。
第三都就是汧渭之會(今陜西寶雞市魏家崖),據(jù)《史記?秦本紀》所載,前762年,秦文公率兵七百東獵,從“陳倉渭水道”東進,前761年,“至汧渭之會……即營邑之” ,新都于“汧渭之會”。第四都就是平陽(今陜西寶雞市眉縣),《史記?秦本紀》載:“寧公二年(前701年),公徙居平陽”。平陽為秦都的時間也很短,僅為36年,因平陽地處渭河盆地,地勢低洼,且還被夾在渭河、秦嶺和鳳翔原之間,因此對于秦而言,以此為都,無論是東進還是西守,或向南北發(fā)展,其都會受到很大的限制,所以在秦德公元年(前677年),秦國都城就遷出了平陽。
第五都就是雍城(今陜西風翔縣),《史記?秦本紀》載:“德公元年,初居雍城大鄭宮”,自秦德公元年(前677年),秦國于此建都,直到秦獻公二年(前383年)才遷出,其建都長達294年,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,有19位秦君在此居住,包括秦德公、秦宣公、秦成公、秦穆公、秦康公、秦共公、秦桓公等。第六都就是涇陽(今陜西涇陽西北),前424~前415年,秦靈公為與魏國爭奪河西之地,曾在此短暫建都。第七都就是櫟陽(今陜西臨潼縣武家屯東北),秦獻公二年(前383年),為重奪河西之地,獻公、孝工皆以此為都,前后共34年。第八都就是咸陽(今陜西咸陽市東北),前350年,秦孝公為與六國爭奪天下,同時防御六國的侵略,遂遷都于此,隨后經(jīng)戰(zhàn)國、秦朝兩個時代,共144年。
終楚國八百余年,楚共有七都,其最初的都城在丹陽(今河南淅川境),周成王時期,熊繹被封以子爵,居丹陽,建立楚國。第二都在郢都(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(qū)紀南城),楚文王時期遷都于此,至前506年,歷經(jīng)400余年,是楚國處于最鼎盛時期的都城。第三都在鄀都(今湖北省宜城東南),前506年,因和吳王夫差的戰(zhàn)爭,楚昭王自郢遷于鄀都。第四都在鄢都(今湖北省宜城),楚惠王時期曾短暫遷都于此。
第五都在陳都(今河南淮陽),前278年,秦將白起破楚拔郢,楚頃襄王被迫遷都于陳都。第六都在巨陽(今安徽省阜陽市北),因秦軍繼續(xù)攻進楚境內(nèi),為安全起見,楚考烈王遷都于巨陽。第七都在壽春(今安徽省壽縣),前241年,為躲避秦國的兵鋒,楚考烈王再遷都于壽春。
燕國的都城較之其余六國有著很大的不同,燕國曾先后有五都,但自燕昭王后,燕國實行“三都”制,即同時存在著三個都城,分別是薊城、中都和下都武陽城。前1044年,周武王滅商后,封其弟姬奭于燕地(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鎮(zhèn)東北董家林古城),燕地即燕都。約前697年,燕桓侯即位,因北方游牧民族越發(fā)強大,時常襲擾燕國,恒侯被迫遷都于臨易(今河北省保定市雄安新區(qū)容城縣晾馬臺鄉(xiāng)),直到戰(zhàn)國初期燕成公時期,臨易依然為燕都,持續(xù)了兩百余年的時間。
給大家梳理一下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的這段歷史,共同了解一下戰(zhàn)國七雄的首都都是在哪兒。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,各國間的首都都或多或少地發(fā)生了轉(zhuǎn)移,我們來大家詳細地介紹一下。
秦國:關(guān)于秦國的都城,在歷史上一共經(jīng)歷了“九都八遷”,前面的我就不一一贅述了。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櫟陽和咸陽這兩座都城。櫟陽是秦獻公時期所建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陜西省富平縣一帶。當年魏國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之后,秦獻公為了報仇雪恨,于是將國都遷往櫟陽,時刻警醒自己。后來,秦孝公時期,商鞅收復了河西之地之后,便將國都遷往了咸陽,但這個咸陽不是指現(xiàn)在具體的咸陽市,而是在咸陽市的東北。自遷都咸陽之后,秦國之后的歷代國君便以此為都城,直到秦始皇統(tǒng)一六國,秦王朝滅亡之后。
楚國:楚國歷史上一共經(jīng)歷了七次遷都,丹陽(今河南省淅川縣)是楚國最早的首都,楚文王即位之后,因為國事的需要,便將國都遷往了郢都(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(qū)紀南城),郢都是楚國存在時間最長的都城,在此共歷二十多個王,四百多年。之后,隨著楚國國力的衰弱和戰(zhàn)爭的威脅,楚國又相繼遷都鄀都(今湖北省宜城東南)、鄢都(今湖北省宜城),但在這兩座都城待的時間不久,楚惠王時期又遷回了郢都。
公元前278年,白起攻破郢都之后,楚頃襄王被迫遷都江陵(今河南淮陽),隨后楚考烈王又遷都陳(今安徽省阜陽市),之后又遷都壽春(今安徽省壽縣),直到楚國滅亡。
燕國:燕國作為一個老牌諸侯國,有著長達900多年的歷史,其在歷史上一共經(jīng)歷了五次遷都。燕國的第一座都城為燕城(今北京市房山區(qū)琉璃河),但那時的燕國國力并不強,且北部有山戎等游牧民族,他們經(jīng)常南下騷擾燕國,導致燕國形勢十分嚴峻。春秋時期,山戎大舉進攻燕國,燕國岌岌可危,幸好有齊桓公打著“尊王攘夷”的旗號,才使燕國轉(zhuǎn)危為安。
此后,燕國遷都臨易(今河北容城縣),在此經(jīng)營了約40年之后,由于政治軍事的需要,燕國又遷都至薊城(今北京)。在薊城約150年之后,面對著再次強大起來的北方游牧民族,燕國又遷都到了燕下都(今河北易縣),作為陪都,全國的政治中心,在此經(jīng)營了約300年,戰(zhàn)國時期燕國的“子之之亂、燕昭王建黃金臺”等都發(fā)生在此地,見證了燕國的滄桑歷程。
之后,隨著“荊軻刺秦王”的失敗,燕國面臨秦國的大舉進攻,被迫遷都至襄平(今遼寧遼陽縣),這是燕國的最后一個都城,因為在燕王遷都僅僅五年之后,秦國攻破襄平,燕國滅亡。
韓國:三家分晉之后,韓國建國,將國都定為平陽(今山西省臨汾市)。后來,韓國為了向中原擴張,為滅鄭國做準備,將國都遷往了宜陽(今河南省宜陽縣以西的韓城鎮(zhèn))。公元前423年,韓武子大舉進攻鄭國,后來為了徹底吞并鄭國,又將國都遷往陽翟(今河南省禹州市)。公元前375年,韓國滅掉鄭國,把國都遷至新鄭(今河南省鄭州市),直到為秦國所滅。
趙國:在歷史上,趙國一共經(jīng)歷了三次遷都,分別是晉陽(今山西榆次)、中牟(河南鶴壁境內(nèi),)、邯鄲(今河北省邯鄲市)。邯鄲是趙國最后一個首都,在此定都直到趙國滅亡。
魏國:相比于其它諸侯國,魏國的遷都次數(shù)算是比較少的,只有一次。三家分晉后,魏國建都于安邑(今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北)。魏惠王即位后,為了向中原擴張的國家戰(zhàn)略的需要,在公子卬的建議下,遷都大梁(今河南省開封市),直到魏國滅亡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商丘鑄銅廠家有哪些電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(guān)于商丘鑄銅廠家有哪些電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